发布日期:2024-12-22 10:26 点击次数:167
《2024年分布式资源虚拟电厂运行控制技术展望报告》深入剖析了虚拟电厂的背景、发展现状、关键技术及未来展望,为分布式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电网运行优化提供了全面参考。
核心要点
1. 虚拟电厂概述
- 能源转型推动下,虚拟电厂应运而生,其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,参与电网调度和市场交易,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。
- 虚拟电厂以互动和聚合为核心,涉及多种元素,具有降低成本、提升能效等效用。
2. 国内外发展现状
- 国外虚拟电厂发展成熟,模式多样,市场机制完善,主体多元,不同国家有不同侧重点。
- 国内虚拟电厂处于发展初期,政策支持下正从邀约向市场化阶段过渡,冀北虚拟电厂是重要试点。
3. 关键技术展望
- 包括物联通信体系构建、边缘感知、需求侧画像、资源动态聚合与精准建模、边缘智能等,各技术对虚拟电厂运行控制至关重要。
展开剩余88%- 未来需解决模型控制协同、通信体系、边缘计算、市场机制等科学与工程问题,构建良好生态体系。
报告内容
1. 虚拟电厂背景及概念
- 能源转型与挑战:中国承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推动能源结构转型,但面临传统能源占比下降、新能源波动、需求侧变化等挑战,虚拟电厂成为应对之策。
- 虚拟电厂概念与效用: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资源,参与电网调度和市场交易,其核心为互动与聚合。分布式资源增长迅速,虚拟电厂可降低成本、提升能效、助力新能源并网与消纳。
2. 虚拟电厂国内外发展现状
- 国外发展情况:国外虚拟电厂发展成熟,如欧洲聚焦电源侧,美国管理需求侧,澳大利亚革新储能侧。市场机制完善,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,市场主体多元。
- 国内发展阶段:国内虚拟电厂处于初期,正从邀约向市场化过渡,冀北虚拟电厂是首个国家批复的试点,具有重要意义,但整体商业化尚不成熟。
3. 分布式资源虚拟电厂关键技术展望
- 关键技术概览:涵盖数据处理与通信、信息预测、状态感知、市场交易、补偿结算等方面,各技术相互关联,对虚拟电厂运行控制至关重要。
- 具体技术内容
- 物联通信体系构建需分层分区,融合多种通信方式,边缘计算技术可解决数据处理问题。
- 边缘感知包括负荷与新能源预测,相关技术可提升预测精度,双向循环插补网络可增强数据质量。
- 需求侧画像可助力个性化服务,源荷混合时序分量的动态辨识方法可提高净负荷预测精度。
- 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与精准建模需对可控负荷分类管理,考虑异构负荷特性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。
- 边缘智能涉及多种终端和技术,可实现就地分析决策,相关控制策略和交易策略可提升运营效益。
未来展望与挑战:未来要实现电网集中调控与分布式资源边缘自治,需解决模型控制协同、通信体系、边缘计算、市场机制等问题,构建良好生态体系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